心理學來自兩個希臘詞。“–ology”來自 λόγος(logos = 詞,研究),“Psych”來自 ψυχή(psuché = 靈魂,生命)。因此,心理學是對我們的靈魂或思想、情感、行為和智力的研究。心理學作為一門學術研究是在 19 世紀興起。
最著名的心理學先驅之一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Sigismund Schlomo Freud 1856 – 1939),他是被稱為精神分析的心理學分支的創始人。儘管接受過醫學教育,但弗洛伊德對使用催眠作為探索和治療疾病的手段很感興趣。辭去醫學職位後,他將餘生致力於尋求治療人格障礙的理解和框架。
正如傳記作家指出的那樣,弗洛伊德的猶太血統以及他與世俗猶太人身份的密切聯繫強烈影響了他的理論和作品的發展。事實上,他所有早期的同事和精神分析領域的同事都是猶太人。即使是他的第一個病人安娜·奧也保持著強烈的猶太人身份。她的治療使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在世界範圍內聲名鵲起。因此,說猶太人的洞察力和才華為全人類開闢了理論,使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和我們的靈魂,一點也不誇張。
弗洛伊德和耶穌作為有影響力的猶太人
但弗洛伊德和他的同事絕不是唯一為理解我們的心理做出貢獻的人。在弗洛伊德之前 1900 年,拿撒勒人耶穌關於我們的靈魂的教義值得考慮。
我們一直在從耶穌的猶太人身份出發探索他的生平和教義,提出耶穌體現了猶太民族預期的最終目標。因此,他的見解、進步和經歷在某種程度上與整個猶太民族相似(我們的結論來自 此處)。因此,我們現在轉向看看耶穌對我們的心靈或靈魂的教導。
由於他關於人類靈魂的激進理論,弗洛伊德仍然是一個兩極分化的人物。例如,他發明並推廣了 俄狄浦斯情結,他聲稱這是一個男孩討厭父親並想與母親發生性關係的人生階段。弗洛伊德假設存在力比多。這是一種性化的能量,賦予心理過程和結構並產生性愛依戀。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性慾不應該被壓抑,而應該讓慾望得到滿足。
耶穌和我們的心靈
同樣,耶穌今天仍然是一個兩極分化的人物,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對人類靈魂的教導。以下是他關於 靈魂的兩篇論述,至今仍引起廣泛討論
24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如果有人要跟從我,就應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跟從我。 25 因為想救自己生命 (靈魂) 的,必失去生命 (靈魂);但為了我而失去生命 (靈魂) 的,必得到生命 (靈魂)。 26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失自己的生命 (靈魂),又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回自己的生命 (靈魂) 呢?
馬太福音 16:24-26
耶穌的靈魂悖論
耶穌用悖論來教導靈魂(ψυχή)。這個悖論源於一個不證自明的真理;我們無法永久保留或抓住我們的靈魂。無論我們生前做什麼,死後我們的靈魂都會迷失。無論我們的教育水平、財富、居住地或我們在一生中積累的權力和聲望如何,這都是事實。我們不能保持我們的靈魂,會不可避免地會丟失。
基於此,一些推測認為我們應該牢記這一點,並盡可能保護和保存靈魂來充分最大化靈魂在其短暫存在期間的體驗。這是弗洛伊德所擁護的觀點。
但耶穌警告說,這樣做會導致一個人永遠失去靈魂。然後,耶穌通過製造靈魂的悖論來面對我們,堅持要我們將靈魂交給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留或保存它。在真正意義上,他要求我們信任他到這樣的程度,以至於要我們先放棄無法保留的東西(我們的靈魂)以在將來永久取回它。請注意,他並不建議我們將靈魂交給教堂、宗教或重要的宗教人士,而是交給他。
耶穌的第二個靈魂悖論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願相信耶穌,以至會把靈魂託付給他。相反,我們通過生活來保護和擴大我們的靈魂。然而,這樣做並沒有在我們的生活中創造和平、安息和安寧,而是適得其反。我們變得疲倦和負擔重。耶穌用這個現實來教導靈魂的第二個悖論。
28 「所有勞苦困乏、背負重擔的人啊,到我這裡來吧!我要賜給你們安息。 29 我心柔和謙卑,你們要負我的軛,向我學習,這樣你們的心靈 (靈魂) 必得享安息。 30 因為我的軛容易負,我的擔子很輕省。」
馬太福音 11:28-30
歷史上,人們用牛、驢和馬來做自農業開始以來人類最疲倦和最繁重的工作——耕地。因此,“軛”比喻使人筋疲力盡的艱苦勞動。然而,耶穌把他的悖論強加給我們,堅持認為他加在我們身上的軛會使我們的靈魂安息。當我們負起他的軛時,我們的生活就會經歷平安。
實踐你所宣揚的
雖然西方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試圖應用弗洛伊德的學說,尤其是在性追求中尋求自我實現、意義和解放,但矛盾的是,弗洛伊德從未將他的思想應用到他自己的家庭中。他撰寫並教授了一項激進的社會創新理論,尤其是在兩性之間。但他完全以社會保守派的身份經營著自己的家。他的妻子順從地按照他嚴格的作息時間為他準備晚餐,甚至把他的牙膏塗在他的牙刷上。他從不與妻子討論他的性理論。他讓兒子們去看家庭醫生,了解性知識。弗洛伊德緊緊地控制著他的姐妹和女兒,不讓她們出去工作。他讓他們在家縫紉、繪畫和彈鋼琴(參考文獻 1)。
另一方面,耶穌首先將他對靈魂的教導應用到他自己的生活中。當他的門徒因他們之間的競爭和嫉妒而爭論不休時,耶穌介入了:
25 於是,耶穌把他們叫來,說:「外族人有君王統治他們,有大臣管理他們。但你們不可這樣。 26 你們中間,誰要當首領,誰就要做大家的僕人; 27 誰要居首位,誰就要做大家的奴僕。 28 正如人子不是來受人服侍,而是來服侍人,並且犧牲性命,作許多人的贖價。」
馬太福音 20:25-28
耶穌肩負了他的軛,他的生活是為了服務,而不是被服務。他這樣做的程度達到了他獻出自己的靈魂作為許多人的贖金或報酬。
真正的輕軛?
耶穌的軛是否真的是亮光和安息之源,人們可能會爭論不休。但弗洛伊德式的提升人生的道路似乎確實會帶來令人厭倦的負擔。現在想想在應用他的想法大約一個世紀之後我們已經走了多遠。什麼主導著頭條新聞和社交媒體信息?#Metoo、無性戀、Epstein、無休止的性暴力指控、流行的色情成癮。當我們認為我們已經進步時,只要看看我們在哪裡。
弗洛伊德和耶穌:支持他們見解的憑證
弗洛伊德的資歷和他的想法的可信度取決於它們是否具有科學性。但它們有多科學呢?具有啟發意義的是,他的思想不是基於科學的觀察和實驗方法提出的。弗洛伊德只是將故事敘述為案例研究。他像他那個時代的其他小說作家一樣在講故事,但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對真理的信念,我們相信他。正如弗洛伊德自己所說,
我仍然覺得很奇怪,我寫的案例歷史讀起來像短篇小說,而且,正如人們可能會說的那樣,缺乏嚴肅的科學印記
正如 Paul Johnston 在A History of the Jews中引用的那樣。1986 年,第 416 頁
耶穌證明了他關於靈魂的教導,不僅通過應用它,而且還通過展示對他的靈魂的權威
17 父愛我,因為我捨棄自己的生命 (靈魂),為了再得回生命。 18 沒有人能奪走我的生命,我是甘心捨棄的。我有權捨棄,也有權得回,這是我從父那裡得到的命令。」
約翰福音 10:17-18
他對靈魂的洞察不是基於他寫的論文或他贏得的聲譽,而是基於他的複活。
接下來我們深入探討他所說的“我的父親”是什麼意思。我們通過反思即將到來的基於人工智能的虛擬現實來做到這一點,這些虛擬現實為我們的物理現實的來源提供了線索。我們首先反思構建我們文明的基本構件——字母表、實際字母以及 Google 的母公司Alphabet。
- 猶太人的歷史,保羅約翰遜。1987.p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