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基本見解之一是Pratītyasamutpāda(梵文: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巴利語:paṭiccasamuppāda)。這表明所有現像都是從其他先前的現像中產生的。我們所觀察到的一切都是從前因中產生的。這種洞見擴展到四聖諦,以解釋業力和輪迴。
我們可以利用以上有關前因後果的見解,及一個亞洲普遍存在的特徵,來洞察我們自己。就讓我們回顧一下各地建造的眾多美麗佛像中的幾尊。
我們從這些雕像、這些美麗的藝術品(無論是石雕還是青銅金屬製品)中觀察到什麼?
對佛像多樣性的思考
它們的巨大尺寸和長壽表明它們是用高超的工程知識和冶金技術建造的。製作這些雕像的既是具有技術訣竅的工程師,也是藝術家。
我們還看到佛像通過手印或手勢傳達象徵性信息。建造雕像的藝術家和工匠向欣賞這些作品的人傳達了信息。前來拜佛的人,都會領悟這些手印。建造者和觀眾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甚至是一種本能,可以使用符號發送和接收信息。
我們還觀察到,它們的藝術之美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觀賞和欣賞它們。即使我們沒有製作這些雕像,仍然覺得它們很有吸引力。有些人只是為了欣賞藝術和技術成就,而另一些人則在冥想手印的意義。
有些人也是為了宗教崇拜而來。由於這些雕像代表佛陀,所以即使不是佛陀信徒,也會有崇敬和敬畏之心。
引發關於人類的問題……
我們從雕像本身,從前來欣賞它們的人,甚至從我們自己身上,都觀察到以上一切。Pratītyasamutpāda觀智,即一切現像都從前面的現像生起,卻引出了一個問題:接下來的現像從哪裡來?
- 人類的本能既創造藝術(佛像)又重視藝術(我們崇敬它們)。
- 人類專注於為特定目的製作需要技術理解的結構(這些雕像)的能力。
- 理解、發送和接收象徵性信息的與生俱來的能力,如這些雕像的手印所示。
- 這些雕像有與生俱來的能力,能夠喚起許多信徒的內心、靈魂和思想的崇敬。
人的前因是什麼,使這些現像一貫地表現出來?這在所有文化、整個歷史、世界各地、兩性之間以及所有語言中都是如此。人類始終表現出這些(和類似的)特徵。這些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或避免痛苦。在西方,基於自然進化過程的解釋,難以解釋人的藝術和神秘品質。在東方,完全基於執著的無知的解釋同樣難以解釋這些品質。
……從古代希伯來語經文中得到解答
世界上一些最古老的著作對這些觀察到的人類特徵提供了簡單的解釋。他們解釋了您為什麼在這里,以及出於什麼目的。它們是在人類歷史開端時,用比巴利語和梵語都更古老的語言寫成的。就年齡而言,它們的起源可與漢語媲美。一個獨特的民族,希伯來人,製作並保存了這些著作,共同構成了一個史詩般的故事。
這些著作被歸為一本公認的書,通常稱為聖經。聖經如何開始它的史詩?它如何闡明你是誰?聖經的開頭很簡單:
1 太初,上帝創造了天地。
創世記 1:1
然後,聖經記載了以下一段:
26 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子造人,讓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的牲畜及一切爬蟲。」 27 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了人,祂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了男人和女人。
創世記 1:26-27
“以上帝的形象”
聖經說,造物主上帝“按照上帝的形象”創造人類,這其實是什麼意思?這並不是說上帝是有兩條胳膊、一個頭等的物質存在。相反,在更深的層次上,它意味著人的基本特徵是從上帝的相似特徵中產生的。簡而言之,它應用了Pratītyasamutpāda到我們身上。例如,造物主上帝(在聖經中)和人(根據觀察)都有智力、情感和意志。聖經將上帝描繪成悲傷、受傷、憤怒或快樂的樣子——這與我們人類所經歷的情緒範圍相同。我們每天都在做出選擇和決定。同樣,聖經中的上帝做出選擇並作出決定。我們抽象推理和思考的能力來自上帝。我們擁有智力、情感和意志的能力,是因為上帝擁有它們,並且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我們。
我們毫無困難地認識到我們是有情眾生,既有自我意識,也有“我”和“你”的意識。我們不是沒有意識的“它”。聖經這樣教導我們,是因為上帝是位格,我們是按照他的形象造的。
我們心中藝術家的崛起
我們也與生俱來地創造和欣賞藝術,就像前面提到的佛像。人們自然而然地欣賞甚至需要美。就像我們欣賞雕像中的藝術一樣,我們也欣賞我們美麗的世界,無論是雄偉的山脈,激動人心的日落,還是荷花。聖經宣稱上帝作為世界的創造者,創造了高山、日落和蓮花。他使它們發揮作用,同時也作為美麗的藝術品。我們欣賞這種藝術,因為我們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我們也創造藝術,比如佛像,因為我們自然而然地擁有他所擁有的能力,這是按照他的形象創造的結果。這不僅僅是視覺藝術,還包括音樂和文學,以及其他藝術形式。想想音樂對我們有多重要——甚至我們對舞蹈的熱愛。音樂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喜歡好故事,無論是在小說或戲劇中,還是在今天更常見的電影中。故事有英雄、反派、戲劇,偉大的故事將這些英雄、反派和戲劇燃燒到我們的想像中。因此,我們很自然地以多種形式使用和欣賞藝術。我們用藝術來娛樂、振作和振奮自己,因為上帝是一位藝術家,我們是他的形象。
這是一個值得一問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天生就懂得審美,無論是在藝術、戲劇、音樂、舞蹈還是文學方面?Daniel Dennett,一位直言不諱的無神論者和理解認知過程的權威,從唯物主義的角度回答:
“但大多數研究仍然認為音樂是理所當然的。它很少問:為什麼音樂存在?有一個簡短的答案,就目前而言,這是真的:它存在是因為我們喜歡它,因此我們不斷地讓更多的東西存在。但我們為什麼愛它?因為我們發現它很美。但是為什麼它對我們來說是美麗的呢?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生物學問題,但目前還沒有一個好的答案。”
丹尼爾丹尼特。2006. 打破咒語:作為自然現象的宗教。p. 43
唯物主義的人類觀無法回答這個關於人性的根本問題。從聖經的角度來看,這是因為上帝是有藝術鑒賞和審美能力的。他使事物變得美麗,並享受美。你,按照他的形像被造,是一樣的。
數學之美
與美感密切相關的是數學。幾何比例的圖案會產生分形和其他我們認為美麗且數學上優雅的形狀。觀看此視頻解釋 Mandelbrot 集的優雅,並思考為什麼抽象概念(例如數字)似乎支配著宇宙的行為,以及為什麼我們欣賞它們的美麗
為什麼我們有道德
此外,“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解釋了在所有文化中皆普遍的自然道德能力。我們在八正道的道德智慧中清楚地看到這一點。造物主上帝非常關心善良和公平。因此,就如指南針與磁北對齊,我們與“公平”、“良好”和“正確”的對齊也遵循祂的對齊。不只是宗教人士是這樣被造的——每個人都是。不認識到這一點會引起誤解。以唯物主義者美國人山姆哈里斯的挑戰為例:
“如果你認為宗教信仰是道德的唯一真正基礎是正確的,那麼無神論者的道德應該不如信徒。”
山姆·哈里斯。2005. 致基督教國家的信。p. 38-39
哈里斯在這裡完全錯了。我們的道德感來自上帝在我們心中的形象,而不是來自宗教信仰。這就是為什麼無神論者和我們其他人一樣,具有這種道德感並且可以道德地行事。無神論的困難在於解釋為什麼我們有道德。然而,按照上帝的道德形像被創造提供了一個簡單直接的解釋。
為什麼我們是關係型的
從聖經的角度來看,了解自己的起點來自於承認我們是上帝形象持有者的地位。因此,洞察神(通過聖經)或人(通過觀察)也能洞察對方。例如,考慮人們對關係的重視程度。看一部好電影固然很好,但與朋友或家人一起看電影的體驗要好得多。我們自然會尋找同行分享經驗。有意義的友誼和家庭關係是我們幸福感的關鍵。相反,孤獨和/或破裂的家庭關係以及友誼的破裂往往會給我們帶來壓力。我們不是中立的,不會對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狀態不為所動。
造物主是愛
那麼,如果我們有上帝的形象,我們亦會期望與上帝的關係得到同樣的重視,而事實上,這關係一直存在。聖經說道:
8 ……因為上帝就是愛。
約翰一書 4:8
聖經教導了很多關於上帝看重我們對他的愛和我們對他人的愛的重要性。事實上,耶穌教導說,加強這兩種關係是聖經中最重要的兩條誡命。仔細想想,愛必定是一種關係,因為它需要一個愛的人(愛人)和另一個愛的對象(被愛的人)。
因此,我們應該將造物主上帝視為愛人。如果我們只認為他是“原動力”、“第一因”、“無所不知的神”、“仁慈的存在”,或者也許是“佛陀的意識”,我們就不會想到聖經中的上帝。儘管他是前面提到的這些頭銜,但聖經將他描繪成在關係中幾乎是魯莽的熱情。祂不“擁有”愛,相反,祂“就是”愛。上帝與人關係的兩個最突出的聖經形像是父親對他的孩子和丈夫對他的妻子。這些不是冷靜的哲學,“第一原因”類比,而是最深刻和最親密的人際關係。
以希伯來基金會為基礎
所以這是我們迄今為止奠定的基礎。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包括思想、情感和意志。我們是有知覺和自我意識的。人是有道德的存在,我們的“道德語法”賦予我們“正確”和“公平”的先天取向。我們有本能的能力去發展和欣賞各種形式的美、戲劇、藝術和故事。我們也很自然地尋求並發展與他人的關係。你擁有這些特徵,因為上帝體現了它們,你是按照他的形象創造的。
佛像非常有價值和有趣,因為它們描繪了佛陀的形象。圖像的內在價值源自圖像的構成。一個橘子的形象,因為它很普通,所以價值不大,但是人們崇敬佛像,因為佛陀本身是獨一無二的,是珍貴的。因此,佛像比其他人的雕像具有更大的價值,因為佛本性地比其他人更珍貴。
Dietmar Rabich /維基共享資源 / CC BY-SA 4.0
照片:Joydeep / Wikimedia Commons
同樣,因為你是上帝的形象(而不是其他形象),你是非常有價值的。無論您的財富、年齡、教育程度、社會地位、語言和性別如何,您都具有價值和尊嚴,只因為您是“上帝的形象”。上帝知道這一點,他希望你也意識到這一點。
但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這個世界,無論是你的還是我的,都充滿了無盡的痛苦和死亡的循環?聖經故事繼續解釋這是如何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