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Home »

菩薩為一切眾生降臨

大乘佛教源於大乘經及其對菩薩道的強調。釋迦牟尼佛以前曾教導過中道的出家戒律。他根據五戒創立了中道,作為脫離輪迴的道路。這被認為是上座部佛教,或長老之道。上座部佛教的困難在於,正常的、有罪的人,甚至不能忠實地遵守五戒。那麼如何才能遵守更嚴格的寺院要求呢?對於無法遵循上座部戒、慧、定之道的人,難道沒有任何幫助嗎? 釋迦牟尼佛誕生後約 500 年出版的《大乘經》滿足了這一需求。這些經書教導說,許多菩薩都已發菩提心。他們這樣做是出於慈悲,以幫助其他有情眾生尋求覺醒。大乘菩薩和金剛乘菩薩利用他們從自己的專注中發展出來的力量來幫助那些無法達到類似完美的人。請注意此處突出顯示的一些特別值得注意的菩薩。 菩薩派來幫助我們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淨土宗的本尊菩薩,功德無量。他的功德來自於過去無數世作為法藏菩薩的善行。法藏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國王,他放棄了王位,追求菩薩道。因此他現在可以作為無量壽佛來幫助他人。他發了四十八個願,如果不履行這些願,將禁止他居住在稱為“淨土”的超凡境界。既然《大經》宣稱法藏確實已經證悟,那麼他一定已經實現了這四十八願。此願,特別是第十八願,為求救阿彌陀佛的人提供幫助。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有108個化身,名字的意思是“俯視的主”,被認為是阿彌陀佛的主要侍者,觀世音菩薩體現了諸佛的慈悲。他已準備好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由於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眾多,信徒們對他的崇拜有許多名稱。他們通過旋轉轉經輪和背誦咒語來做到這一點。由於阿彌陀佛希望幫助所有有求的人,他將11個頭和1000條手臂送給了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一。因此,他可以聽到所有的幫助請求,並有能力滿足所有這些巨大的需求。 觀音(觀音; 觀音) 觀音是觀世音的簡稱,是觀世音菩薩的女身。她不斷傾聽人們的呼聲,以幫助他們。她被廣泛尊崇為慈悲女神,因為她被視為救世主和無條件愛的源泉。觀世音菩薩在菩薩誓言中承諾,會回應一切眾生的呼求和祈求。她還將把他們從業力困境中解放出來。即使那些沒有機會靠自己獲得開悟的人也可以在她的幫助下獲得開悟。那些深陷惡業的人仍然可以通過她的慈悲得到救贖。 文殊師利 他是最古老、最重要的菩薩,與智慧相關。他的名字的意思是“溫柔的榮耀”。文殊師利的另一個名字是Manjughosa。藝術作品中常常描繪文殊菩薩手持火焰劍、騎著獅子。通過這些,他可以減少無明並幫助調伏我們的心。傳統上常常將他與普賢菩薩聯繫在一起。  驗證菩薩的救度能力 我們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可以向這些菩薩和其他菩薩求助。它們幫助我們處理罪孽和業力。我們尋求他們的功德來平衡我們的罪惡。 但我們如何確定菩薩的高尚慈悲足以真正承擔我們所有罪孽的業力呢?它們真的能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嗎?《法華經》成書於釋迦牟尼佛 500 年後,包含許多菩薩的比喻和過去的預言。但要真正相信菩薩的力量來幫助我們,這些預言就應該得到證實。 以毛澤東長征為例 考慮這個例子來說明我的意思。假設今天我寫了一篇預言,毛主席將長征成功,最終統治中國。你會接受這個預言嗎?長征發生於 1934-35 年,毛主席於 1949 年在中國掌權。這些都是歷史事件。任何正常人都可以研究歷史來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相反,如果讀到一份我們知道寫於… Read More »菩薩為一切眾生降臨

亞伯拉罕的簡單瑪伽達到解脫

達到解脫(或 vimutti)的經典道路(marga 或 magga)是八正道。《經藏》給出了八正道這樣的說法: “世尊說:‘比丘們,八正道是什麼?正見、正決心、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塔尼薩羅比丘。1996. Magga-vibhanga Sutta:道的分析。 佛教經典教義進一步解釋了這八重美德: 什麼是高貴?這條路還是路上的人? 八聖道並不是佛教徒唯一的道路或道。其他傳統包括藏傳佛教中的一切有部、菩薩道和道次第道。這些只是在正確努力的數量和順序上有所不同,但它們與眾所周知的八正道並沒有太大不同。 許多人沒有意識到,在原始的巴利文經典中,形容詞“高貴”並不是描述道或道,而是描述遵循八正道的人。八聖道的更好翻譯可能是“聖者的八正道”。 回顧巴利經典所闡述的道路,顯然只有非常高尚的人才能希望嘗試這條八德之道。 亞伯拉罕和不那麼高貴的人的道路 但是我們大多數不那麼高貴的人呢?誰沒有高尚的心靈和思想來成功地遵循這些美德呢? 我們一直遵循古代希伯來經文《聖經》中所揭示的造物主上帝的計劃。我們看到他向我們施憐憫的計劃集中在呼召亞伯拉罕上西遊記。現在我們將看到亞伯拉罕為我們引領的另一條路。這條道路,或者說marga,是為我們這些不那麼高貴的人,我們這些沒有希望培養八正道所要求的正確心態的人準備的。事實上,亞伯拉罕所走的道路是如此簡單,以至於大多數人都錯過了。下面詳細介紹一下古籍中是如何記載造物主神帶領亞伯拉罕走上“小人”之路的。 亞伯拉罕的抱怨 自從神向亞伯拉罕說出他的應許以來,亞伯拉罕的生活已經過去了好幾年。亞伯拉罕遵守這個應許,搬到了應許之地,也就是今天的以色列。然後發生了其他事情,除了他渴望的那件事。他沒有孩子,因此沒有兒子可以讓上帝履行他的應許。所以我們繼續亞伯拉罕的抱怨: 1 這些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用害怕,我是你的盾牌,我要大大賞賜你。」 2 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你要賜我什麼呢?我沒有兒子,繼承我家業的人是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 3 亞伯蘭又說:「你沒有賜我兒子,我家中的僕人將繼承我的產業。」 創世記 15:1-3 神的應許 亞伯拉罕一直在這片土地上露營,等待造物主上帝向他許諾的“偉大國家”的開始。但沒有兒子出生,此時他已經85歲左右,這讓他的指控集中在: 4 耶和華又對他說:「這人不會成為你的繼承人,你親生的兒子才是你的繼承人。」 5 耶和華把亞伯蘭帶到外面,對他說:「你抬頭看看天空,數數繁星,你能數得盡嗎?你的後裔必這麼多。」 創世記… Read More »亞伯拉罕的簡單瑪伽達到解脫